济南起步区建立河湖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

2025-09-17 来源:起步区数字城市部 浏览次数:
字号:

河道清、水域净,是城市生态美的重要标志。在起步区,一场关于河湖保护的 “协同战” 正通过一套高效机制持续推进——起步区河长办与城管部门联手打造的 “巡查发现-执法查处-整改恢复” 常态化工作机制,不仅破解了涉河违法整治难题,更给辖区河湖装上了 “长效安全阀”。

机制落地:打破壁垒,让管护 “无缝衔接”

以往,河湖管护常面临 “发现难、处置慢、整改散” 的问题。为破解这一痛点,起步区河长办主动联动城管执法部门,搭建起跨部门协作桥梁:从日常沟通到联合行动,从问题移交到整改跟踪,每一个环节都形成闭环。


“不再是‘各管一段’,而是‘一起上手’。” 参与执法的工作人员介绍,河长办会主动定期共享河道巡查重点,遇到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对接。比如在巡查中发现疑似乱倒垃圾点位,河长办工作人员现场固定证据,城管执法人员同步介入核查,避免了 发现后等流程、处置时误时机” 的情况,让管护效率大幅提升。

机制发力:靶向整治,筑牢河湖 “防护网”

机制的生命力在于执行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河倾倒垃圾、渣土、农业废弃物等问题,起步区依托这套联合机制,打出 “精准巡查 严格执法” 组合拳。

起步区大城管保洁员与执法人员采取 “徒步 车辆” 双巡查模式,对辖区主要河道、沟渠沿线进行 “拉网式” 排查,确保不留死角。进入9月,仅2次联合巡河就出动22人次,成功发现并移交执法1处涉河乱堆建筑垃圾问题 ——从发现线索到执法介入,再到后续整改,全程依托机制高效推进。

如今,在起步区的河道边,“不敢违、不能违、不想违” 的氛围逐渐浓厚,这背后正是联合机制持续发力的成果。

机制升级:长效守护,让碧水常流

一套好机制,不仅要能 “解近忧”,更要能 “谋长远”。下一步,起步区河长办还将继续优化这套联合执法机制,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渠道,让问题发现更及时、处置更迅速。同时,根据季节变化、河道特点调整巡查重点,如汛期前加强对河道障碍物的排查,秋收后重点整治农业废弃物倾倒,让机制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。


河湖保护非一日之功,起步区正以这套 “巡查发现-执法查处-整改恢复” 机制为抓手,用持续的协作、严格的执法、长效的守护,让辖区的河道更清、水域更美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态动能。

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分享至: